下载宣传册 不良资产行业联盟公众号

  1.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企业文化 发展历程 管理团队 竞争优势

  2. 投资方向

    投资类型 投资理念 投资原则

  3. 业务发展

    服务商体系 诚通湖岸 其他基金

  4. 最新动态

    湖岸观点 活动参与 行业动态 团队建设

  5.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招贤纳士 商务合作

您现在的位置:最新动态>湖岸观点

中国空前的金融债权及特殊投资机会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

中国资本市场及信贷环境的基本特点是源于经济增长阵痛及政府政策多变而带来的缺乏效率。其后果是双方面的:众多经营状况较佳的中国企业无法获得足够的资本融资,从而产生大量结构性融资机会;相反,经常有经营状况不如人意的企业却因为非信用因素(如政府的经济政策指令)而获得资金,从而导致不良贷款的涌现及不良资产的出售。


20世纪90年代末期,中国国有银行的“股改潮”掀起了不良资产的投资机会,数以万亿计的不良贷款因多年不合格的信贷风险管理而涌现。北京启动了“坏账托收银行”机制,建立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剥离银行坏账。若干年后,仍有大量的不良贷款有待处置。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不良资产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为应对危机,中国采取了前所未有的刺激措施促使银行大量放贷。宽松信贷年代再次到来,导致银行改革搁浅。尽管中国监管机构声称近年来中国本土银行的风险控制质量已显著提高,但少数人仍相信宽松的信贷政策将引致大量的不良贷款。


2010年初,中国政府为了抑制房地产泡沫,采取了一系列紧缩措施,包括无论其信用或项目资金需求如何,均严格控制对房地产开发商的贷款。因此大批开发商为了项目的顺利进展而不得不求助于高收益结构性融资渠道。

只要中国在经济转型中经历阵痛,只要中国的货币政策未很好地契合于市场,资本配置不当的情况就将持续。中国的资本配置不当及相关的不良资产正是海岸的投资机会所在。


1.png

2.png

3.png


TAGS: 债权, 投资, 金融


返回列表